联合整地机的应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农业生产的耕地整合主要是利用机械翻耕细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土壤结构松散,表面光滑,有效优化了耕层的物理性质,为进一步播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过去,机械化耕作主要通过拖拉机、深铲或旋转农业机械,但由于农业机械进入过多,土壤容易出现严重压实问题,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进步,大马力拖拉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面积耕地生产,其配套农业机械也开始向复式多功能集成转移。联合整地机作为大马力拖拉机的辅助机械,一次作业可以完成所有的耕耘整地作业要求,可以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1、综合整地机的应用特点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整地机型较多,但结构原理大致相似。例如,以旋耕机为例,该模型主要基于旋耕机,结合茬、松、破碎、垄断或镇压等部分或全部功能和结构,形成不同的细分模型。比如深松旋耕整地机、灭作深松旋耕垄和整地机、灭作旋耕垄和整地机、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等。旋耕联合整地机和拖拉机悬挂安装后,可更好地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干燥半干燥区域的边缘作业或平整联合整地作业。
联合整地机的运行任务是为耕地建立土壤细碎、松散、表面光滑、压实的合理结构,为作物生产建立基本条件。目前,联合整地机结合了多种松散功能,可以打破传统的犁床,增加土壤深度,有效保证作物根系的优质生长,提高作物的抗倒伏性。
2、综合整地机的优点
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耕地整地工作相比,联合整地机械具有以下技术优势:一是工作效率显著提高。采用复合功能结构,避免浪费多阶段作业时间,平均缩短耕地作业时间8~10天,有效增加作物生长周期,提升一年有效积温。二是有效实现蓄水保水。由于农业机械进入次数减少,土壤压实明显缓解,保持耕层土壤颗粒结构,显著增加耕层有效深度,缓解水土流失,优质地下水库易于建设。三是显着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整地作业与以往多次耕作模式相比,每公顷平均可节约约15公斤油,节约燃料30%~40%。另外,由于作业次数少、时间短,因此能够有效地控制废气排放量,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3、使用注意事项
3.1相关结构的调整
(1)机械器具状态的调整。在与整地机共同工作时,机架必须与地面平行,且前后排耙组的耙深必须用调节螺钉调整以保持一致。调整后,请确保耙片和砾石辊与地面高度相同。
(2)圆盘耙子组的调整。圆盘熊掌组的角度应通过调整螺栓进行调整,具备合理的松土深度。圆盘耙组的角度与入土深度直接相关。角度越大,入土越深,角度越小,入土越浅。
(3)平土装置的调整。调整调整杆,使整地装置的免耙结构的底部位于距地面2~3cm的位置,调整耙长,使其低于耕地表面10cm左右。
(4)碎石装置的调整。一般情况下,破碎装置与镇压装置一体化,破碎装置的工作压力可通过压力弹簧进行调整,压力弹簧的长度可通过拧紧或松开压力弹簧的螺母进行调整。
3.2作业注意事项
(1)联合整地机司机在正式农业生产前,必须接受驾驶和安全技术培训,阅读说明书,掌握联合整地机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规范、调整方法和故障的方法,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驾驶资格,确保联合地面机运行的标准化。
(2)联合放坡机配备的拖拉机必须满足动力要求。即拖拉机的动力应等于或大于收割机的较低动力要求。拖拉机技术性能良好,液压系统稳定可靠。此外,整地机与拖拉机的连接处应配备合理的安全防护罩,并在安全防护罩的外壳上贴上明显的安全警告标签。
(3)正式开始工作前,必须确保整机状态良好,检查确认各紧固件、液压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功能良好,检查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尽早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和损坏的零部件。
(4)必须事先根据耕地的大小和形状,对作业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耕地整地规划,明确障碍物和危险位置,减少重复作业造成的时间和能源浪费,确保作业过程的效率。
(5)工作过程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不得超速超载工作。作业中遇到转弯或掉头时,为了避免破损,必须利用液压系统尽快使机械上升。在工作中要密切注意现场人员的位置,避免发生安全事故。